老楼加装电梯,文锦集团助您轻松回家。事关民生,广受关注。从今年年初开始,青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进入“加速”状态。近期,又一个事关“加梯”的新规出炉,岛城老楼加装电梯从此有了更加详细、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南”。
近日,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
《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技术导则》,
对老楼加装电梯再立新规,
比如增加进行加装前
可行性评估要求、
增加对单元出入口的同步改造要求等。
快来看看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于2016年12月牵头制定了《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今年一月份,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暂行办法》,《暂行办法》部分条款和之前的加装电梯政策相比,做出了修改调整,原《导则》已无法适应最新政策,且在近几年实践中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难点堵点问题,不利于更好地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为做好《暂行办法》的政策配套,进一步加强加装电梯技术指导,推进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迈上新台阶,修订发布了《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技术导则》,原《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2016年12月版)同时废止。
新版《导则》主要从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选址、建筑、结构、设备管线、消防和救援等8个方面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严谨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1. 对适用范围进行了补充完善,除了涵盖普通住宅加装电梯的情况外,增加了平层入户、底层网点和不同台地之间加装电梯的类型;
2. 增加了进行加装前可行性评估要求,并明确评估的主要内容,确保加装电梯工程的顺利实施;
3. 选址方面,在日照、消防、无障碍等方面做了更细致可行的要求;
4. 增加了对单元出入口的同步改造要求、外围护材料防止光污染的要求、对各种停靠方式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更多的梳理分析和明确等内容;
5. 修订了附加参考方案图并做了更详尽的补充,分列公共部位半层停靠、公共部位平层停靠、平层停靠直接入户三个典型参考方案,方便居民参照,指定适宜的实施方案。
《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暂行办法》已于2021年1月正式实施,从此老楼加装电梯告别“一票否决”。
业主之间经过充分友好协商,但确实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办法》第六条指出,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表决:由本单元(本栋)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并签订书面同意意见。
以一栋6层结构单元楼为例,采用错层入户的形式,加装电梯工程金额通常在55万元左右,减去市区两级政府补助20万元,住户需要分摊35万元左右。平摊比例方面,假设单元楼一梯两户,2到6楼所有住户都使用电梯,按照“二楼0.5,三楼1,四楼1.1,五楼1.2,六楼1.3”的系数计算,那么3楼一户住户分摊的费用为3万余元。实际操作中,也有按照“3楼1、四楼1.2,五楼1.4、六楼1.6”的系数计算的。
围绕着老楼加装电梯,青岛在多项政策实现突破——拓宽资金来源,老楼加装电梯可提取公积金;延长奖补期限,至2022年底,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获市区两级政府补助20万元
去年,全市完成加装电梯157部。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已交付使用和正在组织实施的加装电梯共计535部,其中交付使用的有244部,正在组织实施的有291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民对于加装电梯需求热情高涨的背后,亦有“冷思考”:如何劝说单元楼住户签字同意? “加梯”费用如何平摊合理?管线改移工作费时费力费钱怎么办?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些是“加梯”之路上最难的“三道坎”。
据了解,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应遵循“业主自愿、充分协商”的基本原则,其本质是居民自治的民事行为。一方面高楼层居民有强烈的加装愿望,另一方面低楼层尤其是一层住户对加装电梯并无实际需求,并因噪音、遮光、室外空间侵占等因素,往往对加装电梯持反对意见。因此协商一致成为“加梯”推进中最主要的难题。
市南区金湖小区1号楼1单元居民曾总结了邻里达成加梯共识的“秘诀”:
一是邻里关系平时保持和谐融洽,互相体谅;
二是居民中要有“挑头的人”站出来,成立“加梯工作小组”,吃透政策,做通居民工作。